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教体艺〔2023〕1号)、《关于开展第2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精神,践行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主要任务,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智体美劳育人全过程,营造积极关心,大力支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积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助力学生培育正面积极心态,增强心理韧性,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于2025年5月9日—5月31日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
各学院开展培育积极心态,增强心理韧性主题班会。通过案例分析、视频展示、互动游戏等多样化形式,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阐释了积极心态和心理韧性的重要性。结合当下学生在学业、社交、生活中常见的压力与困惑,引导同学们掌握情绪调节、压力应对的实用方法,鼓励大家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挑战。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普及科学心理健康知识,建筑工程学院组织50余名学生于5月21日参加了爱力师杯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在答题过程中同学们认真思考、积极作答,充分展现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浓厚兴趣和扎实的知识储备。
学前与艺术教育学院于5月21日至25日在学院入口处设置送我一朵小红花便签板、原来我一直如此丰盛留言区、MBTI签到墙。同学们纷纷在花型便签纸上写下对自己的夸奖或期许,书写着心中对给予自己力量的人或者事物,依据自己的MBTI人格类型及其座右铭,在对应区域贴上标记,在了解自身性格特点的同时,增进了对他人的理解。
护理学院、医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举办了以培育积极心态,增强心理韧性为主题的心理漫画、心理板报活动。同学们踊跃参加,用画笔将内心情绪与感悟倾注于作品,用绚丽色彩和奇妙构思诠释心理健康的多元内涵。
应用外国语学院于5月6日举办了做向上生长的自己主题展板互动活动。活动现场布置了以树干树枝为背景的展板,同学们纷纷写下自我肯定的寄语或对未来的真挚愿望,并将这些寄语贴在希望之树上。此次展板互动活动不仅营造了心理健康宣传月关注自己、爱自己的浓厚活动氛围,也激励着同学们一同向着更优秀的自己奋力成长。
商学院于2025年5月11-12日,在商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心灵驿站、商学院东教4201、校明德广场开展了梦想起航,筝筝日上主题活动。同学们发挥动手能力,用画笔和颜料在空白风筝上勾勒出心中的梦想与期望,然后手持线轴,迎着春风奔跑、跳跃放飞风筝。风筝不仅是手中的玩具,更是青春的见证——逆风时坚持,顺风时舒展,就像大学生活,有起有落,但永远充满向上的力量。
信息与工程学院在学校席操场举办以培育积极心态,增强心理韧性的心理活动,从而让同学们缓解压力,提升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能力。
应用外国语学院于5月13日举办悦己而动,活力绽放阳光户外系列素质拓展活动。活动设置了才艺大比拼、抓手指、水杯夹夹乐等趣味环节。同学们在轻松的活动氛围中提升了沟通技巧与协作默契,充分展现了青春风采和团队凝聚力。在围坐互动环节,同学们结合如何爱自己等话题进行了自由交流,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在运动中舒展了身心,在交往中获得了快乐。
语言与传媒学院于5月20日晚开展情绪趣变形,快乐无边界活动。活动包括投壶、抛绣球、你画我猜等项目。活动现场,传统与趣味交织在一起变成欢乐的海洋。在你来我往中增进情谊;你画我猜的现场,画者挥毫泼墨结合夸张肢体动作,将成语、流行语等抽象题目具象化,猜题者绞尽脑汁、激烈讨论,每当答案揭晓,欢呼声与欢笑声便此起彼伏。
5月22日,旅游学院在西操场开展字字有戏 欢乐加字大闯关为主题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活动通过加字游戏,将简单的逐步加词或句子变幻为丰富多彩的语言艺术,考验参与者的文字功底,同时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参与者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临场反应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营造轻松愉快、充满创意的活动氛围,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医学院于5月27日举办第四届太极拳团体操大赛。活动传千年瑰宝、承华夏养生精粹,塑时代精神、筑学生强健根基,助力学生悟透太极精髓、练就坚韧体魄、弘扬传统瑰宝,为成长征途注入蓬勃力量。
5月16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在中心心理剧展播厅举办了第三届心光剧场·青春绽放校园心理剧大赛,本次大赛有来自14个学院共24支团队参赛。此次心光剧场·青春绽放校园心理剧大赛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助力学生借角色演绎直面内心困惑、释放压力、宣泄情绪,提升心理调适能力,塑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检验技术学院开展红色基因与心理成长 演讲比赛。同学们化身红色故事的讲述者,深情讲述雷锋、焦裕禄等党员先烈的感人事迹,深入剖析他们身上坚韧不拔、无私奉献、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这场比赛不仅是语言与表达的较量,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红色精神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引导他们以党员先烈为榜样,塑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检验技术学院开展初心树洞活动。活动现场,一个个承载着学生入党初心与心理困惑的纸条投入树洞箱。党员教师们收到纸条后,迅速行动,以一对一的方式,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学生们撰写回信。他们从党的理论、党员的使命担当出发,用温暖的话语、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学生疏导心理困惑,帮助学生坚定入党初心,重拾面对困难的勇气。初心树洞 活动搭建起了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让党建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应用外国语学院、旅游学院开展心理读书会。同学们分享了书籍中的精彩片段与个人感悟,并结合自身经历交流了对丰盈内心,爱己爱人等问题的思考。此次活动启发同学们在阅读中开阔视野,豁达心境,在书籍中汲取自立与坚韧的力量,通过阅读、思考与实践学会爱己爱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角色转变中带来的积极体验。
为帮助学生打破手机依赖的隐形枷锁,重构与自然的深度联结,陶欣蕾于5月20日下午四点半于心理中心团辅活动室开展《《自然物语·心愈手作》——20分钟公园效应疗愈行动。本次活动将心理学理论与生态艺术结合,引导参与者暂别电子设备,通过走进大自然,触摸落叶的纹理、倾听风声的韵律、观察光影的流转,让感官回归自然节律,重建被数字世界冲散的内心秩序,唤醒沉睡的感知力与心灵能量。
药学院于5月20日组织各班开展培育积极心态,增强心理韧性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本次活动以心理建设为核心,以自然探索为载体,通过采药实践与标本制作,在自然劳作中磨砺心性,在标本制作中沉淀内心,将采药实践与心理成长深度结合,有效助力学生培育积极心态、增强心理韧性。
应用外国语学院于5月29日举办巧手造趣,心花予暖手作疗愈活动。在创作环节,同学们专注感知内心,将心中所想用手中作品表达呈现,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与自己的对话。在展示和交流环节,同学们分享了专注于内在自我的愉悦,交流了各自在日常生活中与自我对话,关注与满足自身内在需求的方式做法。此次活动让同学们体验了在创作中与自我对话的积极感知,了解了更多关于调控情绪,关爱自己的方法。
为帮助实习生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提升职业素养与心理调适能力,5月14日下午,中心教师丁洁开展杨帆起航勇往职前实习生岗前团辅活动。活动引导学生分别以我理想的职场为主题,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摆放沙盘模型,直观展现出内心对职场的期待以及当下自身状态的认知,并详细介绍职业素养提升以及职业心理调适的方法。
5月22日,中心教师闫岩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际关系主题之穿越雷阵团辅活动,在校学生踊跃参与,在充满挑战与趣味的任务中收获成长与欢乐。此次穿越雷阵游戏不仅让参与者体验到突破自我的成就感,更深刻认识到团队协作、沟通交流以及灵活应变的重要性。
中心教师丁洁于5月12日晚、15日晚开展盲盒奇遇 邂逅心趣特色心理活动,通过趣味形式心理游戏,为300余名同学们带来一次别开生面的心灵之旅。活动以别出心裁的创意方式,将专业知识巧妙融入趣味娱乐场景之中,助力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释放学业压力,在互动体验中探索内心世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旅游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等组织学生观看《寻龙传说》、《寻梦环游记》、《疯狂原始人》等心理电影10余场,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光影世界中探索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与人际交往的奥秘,有效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与实效性,助力学生塑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5月13日,中心教师陶欣蕾以《《做同龄人的心灵导航员:朋辈咨询实战演练》》为题开展宿舍心理健康信息员培训。她详细介绍了心理信息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重点讲解了朋辈咨询中如何有技巧的表达倾听、共情和积极关注,最后也提醒心理信息员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要注重自我关怀和保护。
为构建全方位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筑牢坚实基础,中心心理咨询科科长易朝辉于5月23日在心理展播厅开展《辅导员心理韧性提升与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专题培训,学院心理辅导站站长、辅导员和宿舍管理员代表20余人参会。此次培训围绕心理韧性和危机干预的理论知识展开讲解,结合生动案例剖析其核心要素与作用机制,并分享了提升心理韧性、预防心理危机的实用技巧。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发挥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标准化建设示范学校引领作用,助力信阳市羊山实验小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入校开展以笑对青春困惑 勇解成长谜题的主题讲座,邀请小学生们来校参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沙盘游戏、团辅活动,用爱与专业守护童心向阳生长,帮助青少年在心理健康的阳光下,绽放最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