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跳水队不愧为“梦之队”,队里都是卧虎藏龙的“高手”,看到陈芋汐的主管教练余晓玲经历,不得不感慨一句,真是深藏不露……
这个来自广西的姑娘从此开启了她的冠军收割模式:1989年蝉联全国冠军,1991年世界杯摘金,1993年又拿下世界杯团体冠军。
在选择退役的时候,余晓玲也没有离开心爱的跳水事业,而是选择转型成为一名教练,在幕后继续默默奉献。
2017年,11岁的陈芋汐来到上海队试训,遇见了改变她跳水生涯的人——余晓玲。
这位以严格著称的教练给新队员立下规矩:想进队,必须先掌握207C这个高难度动作。对当时身高不到1米4的陈芋汐来说,这个要求近乎苛刻。
训练场上,余晓玲的执教风格展露无遗。她会让陈芋汐从起跳到入水,每个细节都要反复调整。有时候一个动作要练上几十遍,直到完全达标为止。
有次训练,陈芋汐因为动作不标准被训得眼眶发红,但余晓玲紧接着就亲自示范,手把手教她调整姿势。这种严师出高徒的方式,让陈芋汐在两个月内就掌握了207C。比赛中的考验更为严峻。在跳水世界杯加拿大站预赛中,陈芋汐第二跳出现重大失误,排名跌至第10。
东京奥运会后,陈芋汐面临运动员最头疼的发育关。余晓玲立即调整训练计划,严格控制饮食,甚至亲自监督每顿饭的营养搭配。
在2025年世界杯上,人们看到陈芋汐虽然长高了,但动作依然干净利落,这背后身为主管教练的余晓玲,应该也是付出了不少心血……
2017年,当11岁的陈芋汐来到上海队时,余晓玲就把这个小姑娘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训练馆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训练结束后,余晓玲还会带着陈芋汐加练体能,陪她拉伸放松。
2019年光州世锦赛前,陈芋汐突然发高烧,余晓玲整晚没睡,定时给她量体温、换毛巾。第二天比赛,陈芋汐状态恢复,才得以参加比赛。
每次比赛结束,陈芋汐都会与余晓玲拥抱,会直接扑进了余晓玲怀里。这个习惯性的动作,已经成为她们之间最自然的表达方式。
她们的关系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师徒,更像是一对相互成就的母女。而陈芋汐也用成绩证明,自己没有辜负教练的指导与期望……
陈芋汐以431.25分的成绩稳稳拿下冠军,这是她连续第三次在这个项目上夺冠,也是她运动生涯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次比赛采用了全新的赛制,对运动员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首轮1v1淘汰赛中,陈芋汐就展现出强大实力,以432.15分的高分晋级。
决赛中,她五个动作发挥稳定,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特别是在第四跳207C这个关键动作上,她完美演绎了当年余晓玲坚持要她苦练的这个杀手锏。
现在的陈芋汐,已经从一个怕水的小女孩成长为世界顶尖选手。她的动作干净利落,心理素质稳定,在赛场上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
而这一切,都源于她和余晓玲这对师徒多年来的坚持与付出。她们用实力证明,中国跳水的辉煌,正是由这样一代代传承的专业精神所铸就。
有人说冠军靠天赋,但在余晓玲与陈芋汐这对师徒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与付出。相信在未来的赛场上,这对师徒还将继续书写属于她们的辉煌,用实力告诉所有人:没有平白无故的成功,所有的荣耀,都是拼搏的勋章。